找到相关内容138篇,用时4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法华经》的社会实践与涅槃思想

    social practice   一、 序论   社会实践和“涅槃”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,但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。宗教的社会存在意义和功能是什么?对这种问题的内省引起广泛关心,随着时光流逝,必然会引起...

    车次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481345.html
  • 近年来日本的中国佛教美术研究专著简介

      本书由以下十一篇相关论文构成,分别为:序论;佛教受容前的四川——后汉时代的造型美术中的生死观的表现;四川地域出土的摇钱树上的初期佛像——后汉时代的佛像意义;成都万佛寺出土佛像与建康佛教;六朝时代的...

    李茹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591841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四大净土比较研究

    圣凯法师:四大净土比较研究     一、序论  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,是缺陷多、苦难多的世界。面对这个多苦多难的世界,而引发向往美好的世界,是应该的,也是一切人类所共有的。佛法的根本意趣,是“心恼故众生恼,心净故众生净”,(1)重视自己的理智与道德的完成。到了大乘佛法,进一步的说:“随其心净,则佛土净”。(2)在佛法的普及声中,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净土|净土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213733577.html
  • 《正理经》简读(一)

    不断变化的现实与一成不变的“经”之间经常协调,但是,人们的思考得以不危害“经”的权威为前提。  下边儿看第一卷第一章。第一节是序论。  1.1.1大乐的获得来自于对量、所量、疑、目的、见边、宗义、论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5938372.html
  • 王恩洋:因明入正理论释(1)

    南京内院治唯识学。吕秋逸学长讲因明,予得益颇多。后归川,建龟山书院,为讲《人论》,因而作释,仅成半部,因事辍笔。三十四年复在文教院讲《人论》,始续成之。今并所著《杂集》论疏中论轨抉择合印之。更为序论如是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1838757.html
  • 高丽义天来华在何处登陆

    序论四篇。十二卷中庸传及读史数篇。十三卷儒言。十四卷杂著。十五卷书宋。十六卷记。十七卷序。十八卷后记。十九、二十卷传、墓、表、志、铭、祭文。其中辨证经史多极精当,星纪谱乃取司马光元历、邵雍元图而合谱...

    (中国)黄夏年 (韩国)朴永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1741525.html
  • 摄大乘论发微

           六、本论的组织结构  本论在组织上,魏译没有分品分章。陈译和隋译分为十品,每品又分为若干章。唐译分为十一品,但没有另外分章。十一品的内容,大段可分三部分:一、序论:是总标纲要分。二、本论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0841945.html
  • 民国以来的汉藏佛教关系(1912-1949)---以汉藏教理院为中心的探讨

     3.民族融合  4.灌顶  5.显密之诤  一、 序论  1.前言  关于民国以来(1912-49)的汉藏佛教关系,国内学界目前似尚无專著研究,只能从近代史之类的著作中找到相关的论述。最近杨嘉铭著有...

    梅静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542166.html
  • 《摄大乘论》发微

    十一品的内容,大段可分三部分:一、序论:是总标纲要分。二、本论:从所知依分第二乃至彼果智分第十一前多分。三、结论:是论的最后一句。为了便于初学阅读,列表如下: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3543922.html
  • 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--以弥勒上、下经为主的研究

    一、序论  由于弥勒(Maitreya)在佛经中,常以“未来佛”的姿  态出现,也由于弥勒具有某些平易近人而令人喜欢的特殊性  格,因此,当这些经典被译成中文之后,弥勒的信仰即盛行  于中国。  弥勒信仰的盛行于中国,可以从两魏南北朝到隋唐间的  几件事情看出来:(1) 许多当时具有影响力的高僧,例如  晋.道安(西元314~385)、唐.玄奘(西元606~664)等  人,都笃信弥勒(注1);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744450.html